想必很多人應該跟我一樣在吃日式拉麵的時候喜歡把叉燒肉留到最後一口解決,
目的就是想讓這一碗拉麵做一個完美的Ending~
但!!!
叉燒肉老闆通常都不會給太多,
3片肉是最基本,
就算自掏腰包加點也不過才多給2片......
各位啊~
聽聽錢包的哭聲吧!!!
今天要來教大家做一道『入口即化的叉燒→無棉繩版』
不過因為採買當天我找不到家裡附近有哪家商店有在賣類似包粽子或綁東坡肉用的棉繩,
所以目前只好跟各位分享不用棉繩版的食譜,
先來解釋一下有沒有棉繩有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有棉繩版:
1.用棉繩五花大綁的肉可以固定形狀
2.切出來的叉燒肉片形狀就為統一
3.個人覺得比較專業
無棉繩版:
1.肉的形狀不固定
2.形狀較不統一
3.口感吃起來也很好吃
基底的食材不外乎就是這些,
洋蔥、薑、大蒜、蔥
如果不知道這些基底食材的輛要如何調配請往下一張圖片看解說↓
食材份量:
豬胛心肉 一塊(超商稱的重量是323g)
大蒜 約6~12辦(因為我覺得一株處理起來比較快速,如果討厭大蒜味的可以不用放這麼多)
生薑 一小段
洋蔥 半顆~一顆(用一顆的理由跟上方一樣)
蔥段 一碗
清水 2滿碗
醬油膏 3.5大匙
薄鹽醬油 4.5大匙
將所有除了豬肉以外的食材全部都丟入鍋內,
小火煮滾
接下來在平底鍋倒入一咪咪的油,
將豬肉放下去小火煎至六面金黃,
千萬不要用中火或是大火!!!
因為等等還有一段時間要烹調,
肉柴了就不好吃了~
不過由於這次沒有綁繩子,
所以我會不時稍微用鏟子與其他餐具將豬肉往內擠保持形狀,
由於胛心肉的油脂比較多,
所以也會刻意多將油脂較多的地方用火逼出來一些,
如過在市場上或超商不知道要買哪種豬肉塊回來用,
請記得一些秘訣:
1.厚
豬肉塊一定要挑厚的
2.白
白色的部分是脂肪
3.完整
豬肉塊要完整才好處理
↑以上是長時間烹調下來美味的秘訣
煎至六面焦黃的豬肉塊請放置剛剛小火煮開的基底,
一樣要用小火繼續煮,
因為我這次沒出動深湯鍋,
所以肉大約有1/3沒有被泡在基底裡,
這時可以先將周圍的其他基底料放上來一同入味,
每30分鐘翻一次面,
共需60分鐘!!!
題外話在魯叉燒肉的同時,
可以在周邊放入事先煮好的白煮蛋一起下去魯
時間到以後將叉燒肉放在鋁箔紙上,
仔細的包好,
等叉燒肉塊漸漸將溫後再放入冰箱冰約4個小時
這時滷蛋也完成啦~
不過個人覺得超級鹹的......
喜歡吃重口味的可以不用改調為程序,
不喜歡吃這麼重口味的人可以等叉燒拿起後再加水稀釋
這是在冰箱冰了4小時候的成品,
有沒有看到!!!
切開粉嫩色的叉燒肉!!!
叉燒肉搭配濃郁的豚骨湯頭~
真的是入口即化啊~
~感謝閱讀~